Gong Cheng's Blog


穷游洛杉矶之三-容忍博物馆和斯克堡文化中心
December 29, 2009, 10:19 pm
Filed under: Uncategorized

我喜欢去有博物馆的地方旅游,自然风光固然让人心旷神怡,但是博物馆能够把我带到别的时空. 在洛杉矶,我去了容忍博物馆(Museum of Tolerance)和斯克堡文化中心(Skirball culture center).  这是两个关于犹太人的博物馆. 容忍博物馆主要展览的是纳粹德国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于犹太人的大屠杀.斯克堡文化中心主要展现的是犹太人的历史文化. 好莱坞的历史,就是犹太人的历史, 从创办好莱坞的华纳兄弟, 到开好莱坞标志性建筑Grauman中国大戏院的Grauman, 以及现在的斯皮尔伯格, 本斯蒂勒等等,是清一色的犹太人.  除了了解犹太人和他们的文化, 还有一个去参观的原因是对国际友人的同情. 在我们上中学的时候, 每年我们都要步行去雨花台悼念死难的革命烈士, 我们也曾经组织过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我来这里看看犹太人的大屠杀纪念馆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什么异同.

容忍博物馆的陈列不同于其它所有我去过的博物馆. 其它的博物馆, 往往将物品成列在玻璃柜中,配上文字说明. 这个博物馆, 将所要讲述的故事, 分成一个个场景,每个场景会配上一段解说,一段录像或者实物. 当游客来到展厅,各个场景按照次序, 依次亮起来, 当一个场景讲解结束, 灯自动熄灭. 整个展览的核心部分没有工作人员直接参与. 这个展览主要介绍的是二战前后, 纳粹德国怎样通过一步一步的扭曲德国民众的意识形态最终达到种族清洗的目的的. 纳粹德国一共杀了九百万犹太人,是南京大屠杀的三十倍. 和南京人比, 犹太人在二战中才是苦大仇深啊.

在展览开始之前,每个人可以领一张卡片,卡片的上面有一个犹太小孩的照片, 在旁边的电脑上, 把这个卡片插进去, 你可以了解到这个犹太小孩的一些基本资料. 在展览最后, 你把卡片放在另外一台电脑里, 电脑可以告诉你这个小孩最终是否逃脱了纳粹的魔爪. 我挑了这个小女孩的照片, 因为我觉得她看上去眼熟, 似乎在哪里见过, 她的爸爸设法把她接出匈牙利,但是没有国家给犹太人发护照, 她的旅途就被耽搁了, 我最后发现,她没有活着走出集中营.

IMG_0431

博物馆里讲的故事是这样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德国深深陷入经济危机中. 在这个时候, 德国的政治出现了一定的真空,因为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力量能够许诺把德国重塑信心. 在这个时候, 既然大家都没有办法, 就要看谁的空头支票开的漂亮了. 第一次大选, 德国共产党上台, 但是德国共产党没有能够解决德国的政治经济问题. 这个时候, 希特勒跳出来说统统都是犹太人的错, 我们要一个纯洁的德意志民族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一开始, 希特勒的这些话没有人听, 希特勒本人也给抓了起来. 希特勒并不气馁, 他在监狱里写了一本书, 叫我的奋斗, 把他想要说的话编了个周全. 从山上下来以后,他就运用他的个人演讲魅力蛊惑大众相信只要把犹太人干掉,他们的问题就统统解决了. 博物馆认为, 希特勒的个人演讲技巧对于推广纳粹的意识形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国人民后来真的相信了希特勒的这些言论, 有一个例子, 有一次党卫军的人问一群德国老百姓, 有一群犹太人需要杀死,你们要愿意,可以来杀, 不愿意, 也可以回家, 没有关系. 结果这群德国老百姓居然一致主动要求亲手杀犹太人. 随后的历史我们都很熟悉, 集中营, 毒气室, 博物馆里有一个毒气室的模型, 但是细节很简单.

最后,有一位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出来,给大家强化了一下要对其它人多多容忍的概念. 在展览的出口处, 有两个门, 一个上面写着"有偏见”, 另外一个上面写着"没偏见”.她让我们自己选择一扇门出来。 结果发现,她是在忽悠我们,那扇”没偏见”的门根本打不开。我们只能从“有偏见”的那扇门出来。 她说,这就对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偏见,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我们没有把自己的偏见转化成行为,就不构成歧视的事实。我们不仅要容忍别人,而且当其他人有歧视别人言论的时候,要勇敢的站出来,制止这些歧视的行为。在一个歧视的过程中,一个是歧视者,一个是受害人,你作为一个旁观者,袖手旁观,你最后到底是站在了那一边呢?你并没有受到伤害,你在一边和歧视者一起偷着乐,你其实就是他的同谋。 她说,语言是一种强有力的武器, 希特勒通过它杀死了上百万的犹太人,大家要好好掌握语言这个武器,保护无辜的人不受到伤害.

斯克堡文化中心里,主要介绍的是犹太人在世界各地的历史,搜集了很多犹太人的文物,我由于赶时间,没有仔细的看,也许下次去,可以专门花1-2小时去看他们关于犹太文化的展览。在地下室,有一个叫做诺亚的木头的展览,里面有很多各种木头,铁片做的大玩具,里面有很多家长在带着小朋友玩。玩具是这个样子的。

IMG_0305 IMG_0306

省钱秘籍和其它:

容忍博物馆: 博物馆收费15元一人,免费停车,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省钱的方法。容忍博物馆不容忍你拍照,而且周围的居民不容忍它扩建,也不容忍它在里面开派对,让人搞婚礼等等。

IMG_0422 IMG_0425

斯克堡文化中心:收费10元,但是周四免费。



穷游洛杉矶之二-好莱坞的故事
December 27, 2009, 2:46 am
Filed under: Uncategorized

好莱坞最出名的是他们的电影和电影明星。星光大道的地面上有好莱坞明星们的名字,来往的游人们低着头在找寻着自己热爱的电影明星的名字。 在旅途中,我听说了两个好莱坞的伤心故事。

痴情的球:

这是一个关于梦露的故事。在梦露离开人世以后,人们发现梦露的墓碑前,每天早上都有人送上一朵新鲜的玫瑰花。大家都很好奇,到底是谁送来的玫瑰?后来,大家发现,是球.德马奇奥(Joe DiMaggio),梦露的第二个劳工。梦露的生活中有过很多男性。梦露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但是她妈妈情绪不稳定,不能够抚养梦露。于是梦露从小吃百家饭,在养父母家里长大。她十六岁的时候,她养父母要离开洛杉矶。为了不让梦露回到孤儿院,梦露的养父母和母亲一起把梦露嫁给了街坊邻居的儿子,于是,这成了梦露的第一个丈夫。梦露的第一个丈夫不喜欢梦露抛头露面的去做模特,于是梦露和他分开了。随后,球和梦露结婚了。但是球不喜欢她在电影里面开放的表演,于是他们又分开了。随后,梦露在离开人世之前和很多男性有过情愫,最著名的是肯尼迪兄弟。在这些男性中,我想,可能只有球是真心的爱着梦露的吧。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在1999年,球也撑不住,离开了这个世界。可是,一直到今天,每天早上,还有新鲜的玫瑰被放在梦露的墓碑上。好奇的人追问送花的人花的缘由,原来还是球,球在去世前在花店里留下了足够送25年的花钱,于是梦露的墓前每天早上就有了新鲜的玫瑰花。球对于梦露真是一往情深,既不在乎她以前的婚史,也不在意她后来的风流韵事,这么无私大度的爱如果小贝能有一点,蜗居就可以少拍几集了。

失落的音乐厅:

球并不是好莱坞唯一的一个伤心的人,导游把车开到一个小学的音乐厅后面,让我们猜auditorium上面的那两个被盖起来的字是什么字?我们的导游告诉我们,那两个字是迈克尔和杰克逊(Michael Jackson)。原来,这是迈克尔杰克逊的小学,就是在这里,小小的迈克尔第一次登台演出。后来,迈克尔成名了,发财了,他捐了七百万美金想来好好感激一下他的母校。于是他们修了一个Michael Jackson Auditorium。但是,当迈克尔杰克逊犯官司的时候,小学的家长们要求把迈克尔杰克逊的名字取下来,迈克尔杰克逊的律师说道,你们可以把迈克尔杰克逊的名字取下来,不过你们要退我们7百万。小学的人拿不出7百万,于是想了个花招,花七十块,做了一个罩子,把迈克尔杰克逊的名字罩住。这样的话,别人又看不见迈克尔杰克逊的名字,他们又不用退钱。我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省钱秘籍:

停车: 在科达中心的地下停车场,如果你有在科达中心消费,可以花2$停四个小时。前提是你必须在科达中心内消费。最便宜的就是在科达中心的楼道里花0.5$买片面包。折合2.5$停四个小时。

明星线 Starline tour : 这个明星线可以在门口砍价,我从39$砍到30$. 说白了,这个starline tour其实就是沿着好莱坞明星们的家开一圈,如果要省钱,可以去街上买一张好莱坞明星地图,自己开车去转,可以节约这39+10$的导游费。这个地图网上可能有免费的,在好莱坞的街上是这个样子,5$一张,附近的书店里大概是6$一张。

IMG_0387 IMG_0388



穷游洛杉矶之一–盖提山庄
December 18, 2009, 8:27 am
Filed under: Uncategorized

今天是我第一天正式的洛杉矶之行。除了开车,今天我主要把时间花在了盖提中心(Getty Center), 因为整个博物馆都坐落在山上,不妨在本文里就把它叫做盖提山庄吧。

盖提山庄坐落在洛杉矶西北角的一座山上,在门口交十五块大洋的停车费,就有工作人员把你指引到地下停车场。从停车场的电梯出来,就可以坐有轨缆车到达盖提山庄的大门。有图为证,这是到达目的地的盖提山庄缆车。

IMG_0239 一路上,因为是山路,所以视野很开阔,能看见洛杉矶市。

到盖提山庄,就不能不提及盖提。盖提(Paul Getty)这个人是一个上个世纪的亿万富翁,他最主要的生意是石油,他出生于一个石油世家,在他们家流传下来的家业的基础上,他买了沙特阿拉伯的一片地,投入大量的资源发掘石油,结果在那片荒地上真的发现了很多石油,于是,他们家就从百万富翁之家变成了千万富翁。盖提他热爱艺术,喜欢搜集艺术品,但是更可贵的是,他坚信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执意把他的搜藏品与人共享。盖提对于这个世界的另外一个贡献是投币电话。传说中盖提有一次把很多客人请到他的某个豪宅做客,结果他的客人们常常把他家的电话打爆,于是他就改变豪宅里电话的管理方法,除了他自己房间和几个亲信房间的电话,其他人的电话统统需要投币。这就成了后来的投币电话,以及各种可以刷卡的电话的原形。

这是盖提先生的半身像。

IMG_0269 摄于盖提山庄的大厅。

盖提山庄可以看的东西可以分成两类。一是盖提山庄搜藏的艺术品,二是盖提山庄本身的建筑。

盖提山庄的艺术品按照出品的所在国家分类,而每个国家又按照年代分类。我记不住那些分类,这里随便分分。

油画:

我先看了一些意大利的油画,这些油画多以基督教里的圣经故事片断为背景,比如圣母玛利娅生下耶稣,比如耶稣订在十字架上等等。还有一些有趣的基督教的典故,比如说,在中国的庙里,拿宝塔的是托塔李天王,而在基督教里拿着一个破轮子的是凯瑟琳。故事是这样的,凯瑟琳传播基督教的事迹被国王马西米纳斯知道了,马西米纳斯很生气,让人对凯瑟琳施以轮刑,但是神通广大的上帝让轮子破了,于是从此凯瑟琳就在各个教堂里举着那个破了的轮子告诉大家,她是圣人。以及彼得,他手中总是拿着一把钥匙,那可不是一般的钥匙,传说中,他手中的钥匙是通往天堂的大门的钥匙。这些宗教主题的油画,很多和中国庙宇里的画一样,以金箔为底。不知道是谁学的谁?

然后,我看了一些德国,法国的油画和瓷器。我原本以为,油画总是在布或者木头上,在这里搜藏的油画,则有画在石头和铜板上的。那幅画在石板上的油画画的是一个国王,他希望自己的画像能够永久的流传下去,担心画在木头或者布上,几百年过去,就腐朽了,还是石头可靠。

美女雕像:

山庄里女性为主题的艺术品很多,我给这四个美女的雕像拍了照。 左上角的那个美女的特点是清纯,据说,作者给她披上那个裹头布象征着抵御外界的污染,保持内在的纯洁。右边的那个美女是一个法国?著名美女的雕像,她头上那块裹头布表示刚洗过澡,象征着风情。下面的两座美女的雕像是一对,这对雕像的名字是理想女人, 是艺术家心目中完美的两个女人的样子。

IMG_0255  IMG_0256

 IMG_0258 IMG_0257

家具:

法国人酷爱精美的家具,传说中法国大革命的起因之一就是富人热衷于搜集精美家具,导致法国经济失去平衡。

IMG_0251 IMG_0250

从照片上看不是十分明显,实物上面确实有很多细节。我以为,按照当时的标准,宜家的家具恐怕会卖不出去吧。

中国:

盖提先生对中国文化艺术并没有偏爱,但是有一件艺术品还是和中国相关的。这是一个屋子的法国挂毯(Tapestry),描述的是古代法国人想象中的中国皇帝-顺治帝的生活。左上描述的是欧洲的传教士和顺治在谈天说地,欧洲人带来的是地球仪,顺治让人拿出来的是浑天仪,背后还有一个人在尝试使用欧洲人送来的望远镜。其他的作品题材包括顺治的吃喝玩乐。

IMG_0246 IMG_0247

IMG_0248 IMG_0249

古书:

我们中国人发明了活字印刷和造纸,欧洲人则没有这么幸运,他们得手工在羊皮纸上写书。更倒霉的是欧洲的羊,被扒皮,皮晒干以后做成羊皮纸,就是这个样子。

IMG_0267欧洲的羊们应该好好感谢一下毕升才对。

写出来的书,是这个样子。

IMG_0264  IMG_0265 IMG_0266

左边两本好象是圣经故事(gospel), 图文并茂的讲述上帝的故事。 右边那本是西方的武功秘籍,这页好像讲的进攻敌人身体的什么部位。

还有其它不少收藏品,不过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来谈山庄的水。山庄里有一个水源,从远处开始,沿着这条人工沟渠,流到这个大洞里。

IMG_0245

这个大洞,从下面看是这个样子的。

IMG_0263 这里,谁并没有结束。沿着一条沟渠,流到了一个水包围着的花坛里。

IMG_0261 从下面看,花坛是这个样子的,正前方的那个瀑布的水最早就是从上面那个小沟渠里面流出来的。

IMG_0262

既然是穷游,就不能不提及怎样省钱。

机票:我的机票是通过bing的flexible travel seach(http://www.bing.com/travel/flight/flexibleTravel?tvl_t=graph)找到的。bing的旅行有一些功能还是比较游泳的,比如说,设定多个潜在目的地,设定旅行的时间范围,然后搜索价格所有的票,将结果按照一定的次序,包括价格或者出发,返回时间排序。这对于安排旅行很有用,因为假期的旅行往往有一定自由度,往往避开人最多的那几天可以花少得多的钱而玩得一样好。

吃喝:食物还是克斯科的最便宜,我一下飞机,拿上租来的车,第一件事情就是冲到克斯科买了一箱的水+12个苹果,洛杉矶的克斯科和柯克兰的克斯科设置看起来一模一样,一不留神甚至以为就在柯克兰呢。

门票:盖提山庄门票不要钱,但是停车要15块一辆车,所以人多一起去应该比较省钱。如果你能步行去或者坐公交去,那就几乎免费了。



看蜗居,回忆我居(我的居所)
December 14, 2009, 11:19 pm
Filed under: Uncategorized

前天聚会的时候,很多人提到了蜗居,我当时还只看到过梗概,根本对不上。今天看了蜗居第一集,回忆起了我以前住过的地方。

我出生的时候,住在一栋金银街上的小洋房里,后来网上考古发现,那是岗村宁次在南京时候的官邸。那栋房子现在还在,从南京大学的逸夫馆的一楼大教室望出去,就能看见。我上大学的时候,课间就可以去看看那栋房子,觉得我的人生画了一个圈又回到了原点。
随后,我们家搬到了南京大学的教工宿舍,十四舍。这栋楼现在也还在南京大学的南园里。 那栋楼的住宿条件和蜗居里海萍租住的地方差不多,公用的厕所厨房,每天回家能看见邻居烧饭什么的。

没多久,我们就搬去了南秀村7-7号。那是一栋小洋楼,外加一间小平房。按照美国今天的标准,应该算是个house。好像文革以前,有一层都是我们家的,文革中搬来了很多人合住,于是就有了类似于海萍家那样和邻居算水电费的问题。作为小孩的我,就被安排去做收水电费那个重要的任务。我记得那个房子设计和建造还是颇讲究的,里面的材料比如说水管子什么的都是从美国进口的,想当年,一百年以前的美国,就和今天的中国一样,是个出口大国。在地下室,有个烧煤的小锅炉,可以供应整个楼的热水,就像当于现在的电热水器, 不过要麻烦得多。 房间里有壁炉,冬天,我们就在壁炉里烧木头取暖。所以,我早早就知道,如果天不是特别冷,烧壁炉会把屋子里弄得到处都是烟和灰,要浪漫一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才行。虽然是个house,但是我更羡慕同学家住的公寓,有几个原因。一是高层公寓通常都有风景,可以看得很远,让人心旷神怡。这个是大多数别墅没有的。另外是公寓通常设备比较现代化,比如说有热水器,可以铺各种不同颜色的地板,地砖,而不一定非要是同一个颜色的木地板。老房子要搞这些东西就需要大动干戈。

随后,我上大学,住浦口校区,四个人一间,我很喜欢那里,因为我在顶层,而且睡上铺,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山水水。除了现在,那也是我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时间。 每天除了上课,就是自习,专研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饭菜统统在食堂解决。

大学二年级,我就从浦口搬到了鼓楼本部。本部的住宿条件就差了很多,不要说房子旧,没有风景,而且是八个人一间。同屋里各人作息习惯不一样,卫生状况也很糟糕,所以,最后我常常回家睡。

大学三年级,南秀村7-7号被拆掉盖院士楼,我们家搬到了陶谷新村,住上了公寓楼。

不久,我来了美国,辗转换了很多公寓之后,从2003年年底到2008年年初,我比较固定的住在了西雅图的沙点地区的一个公寓里。那个房子的优点是环境优雅,后面是博格吉尔曼小道,过了街,就是麦格努僧公园,不远处就是华盛顿湖。夏天可以去湖里游泳,秋天可以去摘蓝莓。还可以去跑步,打排球,搞BBQ。但是那个房子也有缺点,就是光线不是很好,原因是看房的时候没有擦亮眼睛,那天天气不好,所有的房子都不会很明亮,所以没有看出来那间屋子比较暗。

今年三月,我从西雅图搬到了贝勒府,我现在住在我办公室对面,过了街就可以上班。中午可以回家睡午觉。虽然不大,但是面向南边,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见瑞尼尔山,平时也能看见下面一个蓝色的游泳池。我对现在的居所很满意,因为不用赶车开车,免除了很多stress,上班方便是什么都比不上的。除了不能在家里搞大型派对,我不觉得有一个买大房子的冲动。

往前看,我想要的下一个房子的重点在风水,一要近,离办公室不到三分钟车程,二要有朝南的屋子,自然光要好,最好能看见湖。

我在网上大概看了一下,这样的房子没有一百万买不到,每年也要上万的维护费用,包括地产税,贷款利息,管理费等等。看来短时间内是供养不起。即使买得起,这些钱都够回国干很多别的事情了。

如果达不到这样的标准,我理想的房子是一个三-四居室的高层公寓,这样免去我修缮的事情,又有足够的空间,有风景,能看见湖。这样的公寓似乎微软周围根本没有这样的卖。

所以,在未来的半年一年,我想我可能还是会租住在现在这个地方。



生活
December 7, 2009, 7:32 pm
Filed under: Uncategorized

今天,我读到这样对生活的一段描述:

生活就像一个抛球游戏, 你有五个球,需要同时抛在空中, 这五个球上写着, 工作, 健康, 家人, 朋友和灵魂. 其中, 写着工作的那个球是橡皮做的,如果跌在地上,还可以弹起来, 其它四个球是玻璃做的,如果碎了就再也不能回来.



当市场碰撞
December 4, 2009, 5:35 am
Filed under: Uncategorized

When Markets Collide: Investment Strategies for the Age of Global Economic Change

这两天,我读完了这本书,当市场碰撞。我最初想起来看这本书是因为我发现我的退休帐户里有一个叫PIMCO total return的基金今年收益不错,最主要的是,它的价格稳中有升,按照专业的说法,就是sharpe ratio 比较高。这个基金的管理员叫做莫哈默德.鄂尔冉。网上搜索出来,他去年出版了这本关于金融市场的书,拿来看。

这本书想解释最近几年金融市场上出现的异常现象,以及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这个世界的未来会怎样?市场的碰撞的市场指代的是过去和未来的世界金融市场。当市场碰撞,这个标题完全展开,应该是“当过去的金融市场和未来的金融市场在今天碰撞,我们在这里看热闹!” 🙂

这几年最诡异的金融现象之一是前几年,美国联邦债卷短期的利率比中期的利率要高,所以说,你三份1个月的债卷, 拼凑成一个三个月的债卷再卖出去,就可以稳赚一笔几乎没有风险的钱。这个现象连格林斯潘都不明白。很多人认为这是市场短期调整造成的不稳定而忽略了这个现象。而莫哈默德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这个现象的背后是中国的某些投资公司手上钱太多,又不会管理,所以就只好买没有什么风险的中短期债卷,导致利率下跌。莫哈默德认为,中国的发展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世界金融的格局。现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 每年都有上千亿的美金从美国流到中国,推动中国的经济蓬勃发展。中国人手上的这些热钱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他建议我们如果有钱就要投资和中国相关的生意或者资产。他的这些言论让我想起前两天在经济学家上读到的文章,其中描述奥巴马去中国是“欠债的人见债主”。看了这些书和文章以后,我觉得全身舒服。看我们的祖国多么欣欣向荣啊,感情我们中国人是捧着金饭碗在要饭呢。反过来,看我们的中文媒体则要负面的多,什么海龟跳楼,留学生死后无人收尸,蜗居,房价高居不下,没有一样不让人郁闷。我觉得,我以后要继续提高英文,多读英文的书籍和报纸中对中国的报道,这样才能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